
第六章:複合式搜尋結果(Rich Results)
在上一個章節,我們講解了如何做好 SEO 內容行銷,但正如第一章提及到,Zero-Click 的現象愈來愈普遍,我們怎樣才能吸引用戶點擊你的頁面,繼而欣賞你的內容?在這一章,我們便會分享如何透過結構化資料去啟用複合式搜尋結果(Rich Results),從而讓你的網頁以更多元化的方式呈現在搜尋結果頁(Search Engine Results Pages)中,有興趣的你立刻往下閱讀吧!
什麼是複合式搜尋結果 (Rich Results)?
複合式搜尋結果是 Google 搜尋結果類別之一 ,通常包含圖像元素,如縮略圖(Thumbnails),輪播(Carousels),評論星標(Review Stars)或其他視覺增強功能等。
早期的搜尋結果只有藍色純連結(Plain Blue Link),即只含有網址(URL)、標題(Title)及中繼標記(Meta Decription)。
自2009年,Google 為了提供更佳的搜尋體驗,便逐步推出複合式搜尋結果,助用戶更容易找到問題的相關答案。
常見的複合式搜尋結果
1. 導覽標記(Breadcrumb)
網頁上的導覽標記會指出該網頁在整個網站中的位置,有助用戶了解網頁之間的關係,及進一步瀏覽和探索網站內的其他網頁。
2. 常見問題(FAQs)
如你的網頁中含有特定的問答部分,該部分也有機會在網頁的搜尋結果中呈現。
3. 招聘啟事(Job Postings)
Google 設有獨特的用戶介面以呈現不同網站的招聘啟事。
如何啟用複合式搜尋結果 (Rich Results)?
要啟用不同的複合式搜尋結果,最普遍的做法就是為網頁編碼時加入「結構化資料(Structured Data)」。結構化資料是一種為網頁歸類的標準化格式,能幫助搜尋引擎更容易地了解網頁的資訊。當 Google 認為特定的資訊能為用戶提供更佳的搜尋體驗時,便會把這些資訊呈現在網頁的搜尋結果上。舉例而言,文章網頁上的標題、作者、發佈時間、代表圖片等皆屬於「文章結構化資料」。
現時 Google 支援三種結構化資料格式,包括 JSON-LD、微資料(Microdata)及RDFa。Google 最推薦的格式是 JSON-LD, 其全寫為「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– Linked Data」,顧名思義,它是以 JavaScript 的形式顯示。
那麼我們如何找到相關的結構化資料標記呢?除了 Google 官方的參考資料外,你還可以從 schema.org 找到合適的標記。另外,大部分的內容管理系統(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,CMS)都設有不同的外掛(Plugins)可供下載,讓你更容易為網頁加入不同的標記。
最後,我們可用 Google 結構化資料測試工具或 Google 複合式搜尋結果測試等工具去檢測網頁資訊是否標記正確。但要留意一點,即使適當地加入結構化資料,也不代表您的結構化資料必定會出現在搜尋結果中,因為 Google 會自行判斷及呈現最佳的搜尋結果。換句話說,正確地加入結構化資料可大大增加獲得複合式搜尋結果的機會,但這並不總是有效的。
使用結構化資料會幫助網頁的排名嗎?
事實上,使用各種結構化資料與 SEO 排名並沒有直接的關係。但當你適當地採用結構化資料後,搜尋引擎能對你的網頁內容有更深入的了解,更重要的是,網頁的搜尋結果能有更大機會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現出來,不但可吸引更多的點擊和流量,甚至促進更多的互動和分享,能間接地影響和提升網頁的排名。
看完這一章後,你是否已經掌握啟用複合式搜尋結果的技巧呢?下一章,我們會與你一起探索用戶體驗(UX)與 SEO 的關係,並會分享更多有關優化用戶體驗的貼士。如果你想尋找 SEO 公司協助,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絡。
發佈留言